莆田网讯 记者昨日从市住建局获悉,我市多措并举,全力营造城市宜居环境,推进海绵城市建设,保护城市自然生态。 据悉,目前我市抓紧编制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,明确保护的自然生态空间和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目标,并落实到规划地块,推行低影响开发模式。大力推进湿地公园、储水池塘、下沉式绿地等建设,大幅度减少城市硬化地面。推广透水建材铺装,鼓励单位、住宅小区、公共建筑设计安装雨水收集利用装置,构建自净自渗、蓄泄得当、排用结合的良性水循环系统,促进城市防涝能力提升、雨水资源有效利用。综合采取“渗、蓄、滞、净、用、排”等措施,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,将70%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。到2020年,城市建成区20%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,完成海绵城市省级试点建设。 城市自然生态弥足珍贵,我市从生态绿心的保护与利用、木兰溪两岸及支流水系滨水空间打造、城区一重山生态保护建设入手,加强城市山体、水体、湿地等自然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,建设由城市环城绿带、绿廊、绿道、林荫大道、公园、街头绿地等构成的绿地系统。把城市步行道、自行车道、街头绿地公园、城市广场和郊野公园进行串联,建成四通八达、互联互通的绿道网络。积极推进城市高架桥、人行天桥、坡岸、屋顶等立体绿化。到2020年,持续创建一批园林小区(单位),创建国家森林城市,城市(县城)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.8%、绿地率达39.5%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.1平方米。 持续推进污水大气治理。强化城市污水治理,改扩建闽中污水处理厂、仙游县城污水处理厂等已满负荷的生活污水处理厂。加快雨污分流改造和内河、内湖、库区截污,抓紧完善污水配套管网,提高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,到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力争达到95%以上,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0%以上。实施控源截污、内源治理、生态修复等措施,到2019年完成全市各城区污水收集工作,基本消除城区黑臭水体。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,闽中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争取今年内完工投产,城市绿化浇灌、河道生态景观等生态用水优先使用再生水。(湄洲日报记者 林晓玲 通讯员 谢高峰) |